发布时间:2025-04-05 17:03:01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其实,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清晰的信号:硅料价格开始下跌。
来自REC的消息称,此次订单是基于公司长期的调研、测试和研究的结果。Rec 也筹备在 2023 年达到 15GW 的 HJT 产能,其中印度为 10GW,新加坡 5GW,REC在异质结技术上的决心无可置疑。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REC的诸多动作大都与HJT异质结相关,前文提到的REC人员也曾对记者强调REC只做异质结。在REC的未来HJT异质结版图中:电池中心在新加坡和印度,组件中心将在法国、美国、印度和新加坡。在记者的调查中,配合度极高几乎是此次迈为中选关键性的理由,很多未经实验的想法,在迈为这里都能得到落实,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行性选择,迈为在这方面很有优势。继 400MW 订单后,Rec 也向各大供应商发出 6GW 的招标邀请 (包括印度的 4GW + 新加坡的 1.8GW), 计划在 2022 年年底投产。在未来2年,随着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HJT异质结必将全面淘汰市场上的其他技术路线占据市场主流,明年将有更多行业外的新公司进入产业,后来者都会投异质结,然后必然带来供应链下降,那时就是HJT异质结全面爆发之时。
近日,SOLARZOOM记者独家获悉,异质结设备龙头迈为收到来自REC的HJT异质结整线电池设备订单,订单包含PECVD、PVD、丝网印刷等核心设备,用于REC位于新加坡的400MW异质结电池生产线。记者进一步了解到,REC方面对此次交易也给予了高度重视。2007年,隶属于永祥股份的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宣布成立,计划建设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2008年2月,通威股份以1.9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通威集团与巨星集团合计持有的永祥股份50%股权;2008年9月,首期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
英利称将采用最先进的新硅烷法,将在最先进的厂房中打造出太阳能级和电子级的多晶硅产品,一期成本可以控制在28美元/公斤。而后又有着收购高佳太阳能,以及在常州、无锡、苏州等设立硅片厂的举动。日前,各企业2021年Q3财报相继公布,多晶硅企业表现不俗,数据显示:通威股份前三季度营收467亿元,同比增长47.42%;归母净利为59.45亿元,同比增长78.38%;大全能源前三季度营收83.05亿元,同比增长177.16%;归母净利为44.73亿元,同比暴涨799.73%;新特能源前三季度营收130.25亿元,同比增长128.87%;归母净利润为32.01亿元,同比增长4755.93%;保利协鑫上半年营收87.79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约为24.0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东方希望虽未上市,无相关数据,但业界分析其在多晶硅方面的业绩不会太差。2010年8月5日,六九硅业一期3000吨项目宣布投产。
2005年,欧洲各国相继出台太阳能发电补贴政策,在此刺激下,全球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多晶硅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2005年40美元/公斤,2006年100美元/公斤,2007年300美元/公斤,至2008年,多晶硅价格已高达500美元/公斤。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率先重创各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然后蔓延到欧美光伏市场。
在永祥股份多晶硅投产的同一年,隶属于变压器巨头特变电工旗下的新特能源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主要多晶硅生产、电力销售、工程建设承包、逆变器生产、光伏硅片及组件生产等。2012年11月,创始人彭小峰被迫辞职,善后工作由当地政府接手,在后续的两年中,再无问题并没能获得解决,破产重组成为了赛维的结局。2002年,分家后的刘永行带领东方希望集团正式进入第二主业铝电复合体产业,分别在包头、山东、河南等地建设年产规模百万吨的电铝项目和氧化铝项目。就在大全董事会还在为是否要进入硅料环节争吵的时候,朱共山已经力排众议上马多晶硅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境内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多晶硅项目已有50家之多,已建成产能接近6万吨,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硅料巨头的起步大全集团董事长徐广福与其子徐翔就是如此。按照朱共山最初的设想,中能硅业打算2008年在美国或香港独立上市,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市日期一推再推,最终未果。2007年9月,为了摆脱国际硅料巨头的定价权控制,英利集团掌门人苗连生展现出了自身的强硬与骨气,带领11个人组成了筹粮处,打算自建粮库六九硅业。
据报道,在数月之间,马洪硅料基地从新余、南昌,乃至全国各地招来的数千名年轻人被遣散,曾经日夜忙碌的厂区很快沉寂下来。这一年,因为上马多晶硅项目而陷入困境的中国新能源首富彭小峰,疲态尽显,最终没能带领江西赛维LDK走出寒冬;这一年,民营电王朱共山创建的保利协鑫,技改扩建了三条1.5万吨多晶硅生产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原料生产企业,并在其后的九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老大的位置。
该项目总投资额为40亿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大全则在半年报中公布, 2021年全年预计产量为8.3万-8.5万吨,三期B阶段年产3.5万吨,多晶硅扩产项目预计年底建成投产,2022年3月底之前达产。
如果真能保持如此成本,即便当时的多晶硅价格已不足50美元/公斤,英利仍然可以保持50%左右的利润。十年前曾让多个光伏巨头栽倒的多晶硅,十年后正在成就另一批光伏巨头。多晶硅的沉寂尚德、赛维倒下,英利衰落,中能硅业不但 活了下来,而且越做越大。2012年2月初的相关报道显示,全国已投产的多晶硅企业为43家,仅剩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即有80%企业已停产。2021年,全球硅料预计产能约53-55万吨,按照2020年各企业的产能计算,此五家企业产能占比超70%。随着需求的疲软,从2009年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晶硅价格从最高500美元/公斤迅速跌回2005年的40美元/公斤。
可惜后来公布的结果证实:六九硅业成本高达60美元/公斤以上,而且每季度最多只能产出几十吨。此时的硅料市场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形势已经开始变化。
2013年以后,随着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国内的光伏产业也迎来了飞跃式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盟不得不降低补贴力度,欧洲光伏市场快速萎缩。
多晶硅的复苏时间总是能改变很多东西。此后几年,擅长资本运作的朱共山又通过全球第二大的光伏电站运营商协鑫新能源以及排名前十的光伏组件生产商协鑫集成,构筑了自己的光伏帝国。
作为民营企业进军中国热电领域的第一人,有着民营电王之称的朱共山,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2021年6月30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规划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新增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4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预计70亿元,计划2022年12月底前投产;二期项目根据市场及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择机启动。彼时的欧洲市场为中国光伏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打击中国光伏产业,美国率先发起了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欧盟随后跟进,对中国光伏企业苛以重税。
到2010年底,协鑫硅片产能达到3.5GW,成为全球最大硅片生产商,成功将多晶硅价格暴跌的危机转化成下游硅片业务的机遇。硅料巨头的劫难与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赚得盆满钵满的中能硅业相比,2008年春季才开工建设、2009年9月5日才投产的赛维马洪硅料厂,显然来迟了一步。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保利协鑫实现营收179.39亿港元、毛利38.94亿港元,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8.26亿港元。2008年,计划投资120亿元的六九硅业正式启动。
2021年4月,新特能源母公司特变电工宣布,拟投资12.65亿元用于新特能源及多晶硅技改项目,完成后可让其多晶硅产量提高至10万吨/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多晶硅价格暴跌,朱共山向下游进行布局,2009年江苏协鑫成立,专门从事硅片业务。
1968年从西华大学毕业后,与其他三兄弟从孵鸡、养鹌鹑开始创业,1991年,四兄弟在成都组建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2005年之前,因为起步晚、技术落后、缺少相关设备等诸多原因,Hemlock、瓦克、REC、MEMC、德山、三菱、住友等七大厂商几乎垄断了全球所有的多晶硅产能。凭借着彼时还在高位的多晶硅价格,徐家父子成功抢占了硅料市场。近两年,受益于不断走高的多晶硅价格,多晶硅企业大多赚得盆满钵满,扩产也成为了大家的选择。
刘永行的东方希望也在此年进入了硅料领域。1995年,刘永行四兄弟明晰产权,进行资产重组。
刘永行,四川省新津县人,出生于1948年。直到两年后的2007年6月27日,大全集团的多晶硅项目才在重庆万州开工。
同样是在2010年,通威集团将永祥股份重新划归旗下。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保持年均50%左右的产能增速,拟在2024年底前实现高纯硅料总产能27万吨/年。
欢迎分享转载→ c3sal.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
上一篇:李智勇